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自2000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2008年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2人。培养的研究生有多名同学分别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已毕业的研究生多数已在教育、企事业单位成为教学、技术或管理骨干。学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培养质量,经过十多年建设,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管理机构,制定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及管理制度。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坚持以数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所研究理论对这些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学科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概率论极限理论与可靠性分析。该方向的主要特色是将概率论极限理论、信息论、模糊数学以及可靠性理论多学科有机地进行融合,研究结果具有十分广泛的的应用,如利用信息熵理论与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系统模拟仿真,对马钢公司绿色制造系统进行动态评价及为其钢铁产品定价提供决策参考。2.微分方程分析与计算.该方向从事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及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该方向着力促进理论成果的实用化,通过提供技术咨询的方式,为马鞍山华骐环保公司,安徽啄木鸟无人机科技公司等企业及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提供了诸如生物化学中反应扩散问题解的渐近性态等技术支持。3.几何与代数,该方向包括微分几何、一般拓扑学、图论、相对同调代数和代数方法的编码理论与技术等。 三、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名,硕士生导师12人。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本学科已基本形成了一支教学经历丰富,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以教授、副教授领衔,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和爱岗敬业精神,富于创新精神的实力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团队。学科队伍拥有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安徽工业大学教学名师”3人、“安徽工业大学教坛新秀”3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 四、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科骨干教师在各自研究方向上均做出了一些重要工作,在具有慢变特性的生物数学模型解的边界层性态、具有重退化根的奇异摄动问题边界层的多区现象、小波分析理论研究、分数阶Yamabe方程渐近弱解的收敛性等问题、亚音速流体在wedge型区域的适定性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解决了van Mill,Yamazaki等人提出的若干问题。利用模糊理想等工具给出了对完全环、Gorenstein投射模、Artin环及QF环等新的等价刻画;证明了CF猜测在强C2条件下成立,改进了Nicholson、Yousif等人的结论。 近五年来,学科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7项、省级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5项,总研究经费达272万元。在《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Pacific Journal of Mathematics》,《Information Fusion》、《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控制与决策》、《航空学报》等国内外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11篇,其中51篇被SCI、SSCI、EI、ISTP等收录。 五、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应用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在所研究的方向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适应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全日制,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可提前或延期毕业,最长不超过5年。 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活动实行学分制。在导师指导下按照不同研究方向的要求确定选修课程。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可以分阶段、也可以平行或交叉进行。 |